关于两岸统一后的治安问题,有人提出疑问:会不会像美军在伊拉克那样,陷入治安战的泥潭,被零星的抵抗行动长期困扰?
台湾地区的地形条件确实复杂,山地众多、城市密集。近年来,一直在准备不对称作战,采购美制标枪导弹等武器,训练游击战术,试图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实施伏击等行动。不久前结束的汉光41号演习规模创下新高,动员了上万名预备役人员,重点演练城市防御和反登陆作战,明显是在为长期抵抗做准备。
但在这方面具有明显优势。从历史传统到武器装备,从部队作风到军民关系,都具备充分应对能力,完全不必过分担心治安战问题。
如果推进统一进程,虽然治安风险不能完全排除,但拥有三大优势可以化解:
第一大优势是先进的战场监控和打击能力,特别是在无人机领域。预计到2025年,无人机的规模和性能都将处于世界领先水平。东部战区在2024年组建了首个专业无人机旅,装备的翼龙系列等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续航时间超过24小时,载重能力达上千公斤,可挂载导弹和各种侦察设备。在近期阅兵中展示的海军无人机和蜂群系统,具备反舰和地面监视能力,这些无人机可以从陆地、海上和空中平台发射,并采用人工智能辅助的自主作战模式。据公开报道,在2024年订购了上百万架低成本攻击型无人机,计划2026年前完成交付。在反游击作战中,这些无人机可以持续监控,通过红外热成像设备发现异常热源或可疑车辆,引导精确制导武器实施打击,既能保证命中精度,又能减少附带损伤。相比之下,美军在伊拉克反无人机作战时还显得力不从心,而的反无人机系统预计在2025年就能达到成熟水平,并吸收了乌克兰战场的经验,部署了激光武器和电子干扰网络。一旦台湾地区被海空封锁,抵抗分子将陷入补给断绝、无处藏身的困境,在无人机群的压制下,零星的袭击很难形成气候。
第二大优势是部队强大的组织力和严明的纪律,这一传统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,主力部队擅长运动战,地方武装则开展游击战进行配合,从井冈山斗争到淮海战役,部队既能集中作战也能分散行动,基层指挥灵活机动。2025年的军改特别强调模块化建设,陆军每年都进行高强度岛屿作战演练,步兵班组之间保持无线电联络,能够快速重组。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,官兵忠诚度高、纪律严明,这些方面都远超的义务役士兵。存在文化僵化、层级过多的问题,2025年的改革报告显示,他们连提升基层士气都很困难,敌后渗透的小分队容易瓦解。历史上军队也尝试过游击战,但往往因为组织不力而失败投敌。2024年的报告显示,56%的军官具备联合作战经验,能够适应复杂环境。治安战要求化整为零,同样擅长这种战法,而且情报共享顺畅,部队不会陷入混乱。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中,虽然主要是常规作战,但的游击战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,如今在信息化条件下,这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。
第三大优势是良好的军民关系。在统一问题上思想统一,争取台湾同胞支持是长期传统。在登陆后,会组织民兵和心理战部队,帮助修复基础设施,分发物资,强调两岸血脉相连的亲情。2024年,两岸贸易额超过3000亿美元,台湾地区的经济高度依赖大陆市场,大多数民众不希望发生战争。统一后将保持台湾地区现有的经济政治结构,而当前当局的军购行为浪费公帑,已经引发岛内不满。根据2025年7月ISW的更新报告,巡航已经实现,在展示军事实力的同时注意不扰民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抵抗分子难以隐藏,进驻后,通过与社区合作,可以建立严密的情报网络。
综合来看,的无人机监控、严密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军民关系这三重优势,足以确保治安战不会构成重大威胁。
当前局势虽然紧张,但统一是大势所趋。14亿大陆同胞和台湾同胞本就是一家人,实现统一只是时间问题。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,历史证明我们总能灵活应对各种挑战,化险为夷。两岸一家亲,共创美好未来,这才是根本的道理。